成都红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我公司生产:六甲基二硅氮烷,环丁酮,环丁醇,溴甲基环丙烷,环丁基溴,环丙甲醛,LiHMDS, NaHMDS, LDA, KHMDS
供应各类格式试剂

中国为能源价格左右为难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行业新闻



中国为能源价格左右为难

来源 中国化工在线  发布人   发布日期 2007-09-30 20:41:15  阅读113489




华尔街日报9月21日讯 随着通货膨胀水平升至十年高点,中国政府抑制通胀的努力正开始挤压其他经济政策的实施空间。其中一个主要的牺牲品似乎就是能源价格的市场化,而这一政策调整对于中国提高效率和减少污染十分必要。
中国政府在很早以前就不再对大多数日常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进行直接管制,不过包括电力和燃料在内的某些商品仍然由政府定价。从理论上讲,这些商品的价格应该得到经常的调整以反映国际市场价格。而实际情况是,中国自2006年5月起就未再上调过汽油和柴油价格,而在此期间原油价格已经飙升了15%,达到每桶80多美元的水平。尽管电力定价更为复杂,但补贴仍然存在。
眼下,政府的关注点是8月份增幅高达6.5%的消费者价格指数──这是自199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因此不大可能将国内燃料和电力价格上调至市场水平,因为这将加深公众的不满情绪。不过这样做也有不利一面:由于能源价格正如中国官员所承认的那样是"人为压低",就直接导致了消费者和企业的浪费。举例来说,低廉的油价鼓励人们多开车,而便宜的电价则促使严重污染环境的燃煤发电厂大行其道。而结果就是,政府可能难以兑现将能源利用率每年提高4%的承诺。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驻香港的经济师王庆说,能源和自然资源的定价改革应被置于优先位置,这样才有助于实现政府制定的节能目标,并抑制投资的过快增长。但目前总体通货膨胀的高涨将会推迟这方面改革措施的出台。
人们对通货膨胀的忧虑情绪还在加重。中国央行周四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仅有3.5%的被调查家庭对当前的物价水平感到满意,这是有这项调查以来的最低水平。央行另一项针对银行家的调查显示,被调查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也降至了有这项调查以来的最低点,接受调查的人大多预计,为遏制通货膨胀政府还会进一步上调利率。
中国政府本周表示,今年内原则上不再出台新的政府调价措施。目前仍由政府控制价格的商品除电力和燃料外,还包括食盐和烟草等少数特殊商品。政府此举可能不会对通货膨胀形势产生什么影响,因为物价大幅跃升几乎完全是由猪肉和禽蛋短缺引发的。不包括食品的物价今年仅上涨了0.9%。但政府此举却突出表明,公众对食品价格上涨的不满情绪已使政府如坐针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能源政策制定的副主任陈德铭本月早些时候说,中国的价格改革不能一步到位,而应经历一个长期过程,应考虑能源价格上调对农民和其他低收入群体的影响。
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的经济学家孙明春说,中国政府正在等待上调能源价格的合适时机,但却尚未等到。他说,一旦食品价格的上涨势头减缓,或许明年第二季度政府将获得调整价格的空间。
中国过去几年中在能源价格改革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例如政府已放开了对煤炭价格的控制,并出台了一套机制,使得燃煤发电厂可以将燃料价格上涨所造成的负担部分转嫁给其客户,即全国电网。但由于政府补贴的存在,中国的居民用电和工业用电价格仍然低于市场实际水平。
中国的诸多政策制定机构依然认为能源价格改革有其重要的长远意义。中国央行上个月表示,加快自然资源和能源相关产品的价格改革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应该坚定而稳妥地实施,不能因消费物价涨幅加大而放弃。